USTB&SCUT计算机科研经验帖仓

  • 欢迎来到这个专注于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的仓库。本仓库旨在服务于USTB/SCUT的同学,关注于分享课程学习/科研经验。
  • 我们鼓励并期待USTB/SCUT的同学们加入我们,共同维护和丰富这个仓库。无论是添加新内容,还是改进现有内容,您的贡献都将使这个仓库变得更好。
  • 仓库地址: https://github.com/USTB-SCUT/repo4scirec,欢迎参与贡献!

使用规则

对于非Rust语言同学/没有配置mdbook的同学

  • 直接更改仓库中的.md文件即可
  • 如果需要新增.md文件,请向仓库提交issue以申请更新内容。

对于已完成mdbook配置的同学

  • 请在src目录下新增.md文件,并在SUMMARY.md中添加相应的链接。
  • 请在src目录下新增.md文件时,请遵循以下格式:
    • 标题:# 标题
    • 正文:正文内容,请使用markdown语法
    • 图片:请将图片放在static目录下,并在正文中使用相对路径引用图片,如![图片描述](static/图片名.png)
    • 代码:请将代码放在src/code目录下,并在正文中使用相对路径引用代码,如[代码描述](./code/代码名.rs)

关于mdbook环境的配置

鸣谢

前言

  • 本仓库的开创者是一条没什么梦想的SCUT闲鱼,但是这条闲鱼在本科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比如同学cy、rq哥、bw哥……,比如hkj老师……等等等等,这条闲鱼在他们的帮助下受益良多。这条闲鱼现在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敢说能帮助更多的同学,但求把闲鱼路上曾经收获过的温暖记录下来。如果这些温暖有那么一点点能传递给别人,这是这条闲鱼最大的荣幸。
  • 鉴于本人交流的同学大部分是来自SCUT,还有一些来自USTB的交换同学,所以本人的这个仓库主要定向服务于SCUT&USTB的同学,记录的大部分是与SCUT&USTB相关的计算机科学方向的内容,如课内的作业、实验、考试、项目、竞赛等。多余的其他内容有的可以在其他仓库找到,便不打算在本仓库中补充了。(事实上本人作为一个Pyer,能调包的情况下都是不情愿自己写东西的)。
  • 通用的一个计算机学习资源仓库有CSBASIC(本人有幸也忝列贡献者之一)。非特用于SCUT&USTB的资料可以到彼处查找,如有贡献也可以更新到彼处。

已有的一些优秀仓库

考试

  •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与各科的(笔试)考试相关。

计算方法

  • 难度:3.0★
  • 必考:牛顿迭代法、LU分解法、最小二乘法
  • 重点:n次插值

计算机组成原理

  • 难度:3.5★
  • 这门课程怎么说呢,个人感觉难度一般般,没有很多的思维量,但是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所以考试的时候要记得多写一些东西,多写一些公式,多写一些名词。
  • 必考:指令集、寻址方式、存储器、总线、中断、异常、流水线调度时间

电子工艺实习

  • 难度:2.5★
  • 这门课的考试内容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考察学生对电路的分析、电工安全的掌握,这个课程要背的知识点还是很多的。而且很多人会在考试时耍一些小花招(虽然耍了小花招也不见得就能考多好),建议是平时上课时候少摸鱼,也别听课,老师上课时可以好好看看资料(如果拿到题库的话就直接认认真真背题库就好了)。毕竟这门课程只有两周。

数据库

  • 难度:2.5★
  • 考试的难度全在背诵和后面几道关键的大题上(UML图、SQL语句啥的),上课听讲没用,想考好就考试月刷题就好了。
  • 这门课真不建议听讲,就是想好好研究数据库也别听讲!千万别听课就是了不然越听越迷糊,课上讲的都是水货/一些公司的组建职能架构,对专业是一点用处也没有。

  • 苯人现在已经离开课堂很久了,大部分课程的考试内容苯人都忘得差不多了,很多课程只留下一点点难度的印象(即使是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这样老师讲得很好的课程)。还是希望有缘人能多多帮忙补充一下。

实验

  •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与课内实验相关。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 难度:4.0★
  • 内容:(2023)完成看图说话的模型,有监督学习
  • (可以参见链接,之前从kaggle上面魔改的一个代码)

人工智能

  • 难度:3.0★
  • 内容1:(2023)基于paddlepaddle框架来完成任务(老师说要支持国产),实现看图完成垃圾识别+垃圾分类(印象里非常简单,用简单的逻辑回归就可以解决,或者用决策树/随机森林效果也不错)
  • 内容2:(2023)实现A*算法,完成八数码问题的求解,这个的代码在网上满天飞,就是手搓clost list和open list相关操作虽然有一点点难度,但是肯花时间的话也是可以解决的。

操作系统

  • 难度:3.0★
  • 内容: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拟,银行家算法实现等等。
  • 其实这些内容对于操作系统的学习来说并不难,甚至连入门都不算,如果想抄的话网络上的代码也是满天飞。但是对于当时(大二下)的我来说,连gcc都用不明白,pthread库之类的也是从来没有用过的,所以当时独立完成这个作业还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平时学习/项目/竞赛/科研任务不重,基础又比较薄弱的话,可以试试独立完成这些实验。

数据库

  • 难度:3.0★
  • 内容:实现数据库的索引,查询优化,事务等等。
  • 内容普遍都很简单,不过课上基本上也没咋讲(就是讲了也不可能记得住),需要多动手翻翻。这个实验的逆天之处在于要求先打印实验报告,再对着实验报告做实验,把实验结果抄写在实验报告上提交纸质版(苯人抄Sql表真是抄疯了)。平心而论,这部分内容对于熟悉数据库知识确实有一点好处,但是像这样临时布置一个星期,高强度突击(抄写)搞一搞实验,平时又什么都没学,真的是没有什么用处,苯人一年不到的时间已经把知识全部还回去了。

计算机网络

  • 难度:3.5★
  • 内容:实现一个简单的网络聊天器。
  • 苯人对计网几乎一无所知,wireshark都用不太明白,这部分的实验全靠学长学姐留下来的资料完成。建议是如果对计网有兴趣可以 solo,还有老师的课程没什么意义,听下来基本上都是止步于概念,应该说计网这门课程学到的内容不涉及任何编程,想学东西要么到B站找资料,要么到GitHub找开源项目,要么自己去打打CTF。

项目

  • 这一部分主要与课内课程设计(大作业)、校内科研项目(如srp等)有关。

大作业

about NN&DL wrote by 梵梵,2024.10.26

  1. 概述
    •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是一门比较有意思的课程,马千里老师在华工也是评价很高的老师,课程内容丰富,作业难度适中,比较适合初学者入门。大作业的内容是完成一个看图完成Latex公式识别的项目,OCR相关,因为助教和老师已经提供了baseline,所以难度的下限很低,如果肯花费多一些时间,用一个月好好打磨,增加修改好好包装以下作为自己以后招聘/研究生面试时的亮点也是足够的。
  2. 具体过程
    • 作业分为两个level的目标:目标一是实现纯数字、字母加符号的latex公式识别;目标二是实现带有中文的latex公式识别。实际上baseline在目标一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要想在同学们中间打到sota,还得看目标二的实现。目标二实际上是一个超级大字典的OCR问题。其中部分中文字符出现的很少,导致样本很稀疏,如何预处理图片,如何设计样本,如何设计网络结构,如何设计损失函数,如何设计后处理,其实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做一个懒人,在baseline的基础上换换随机种子调调参,取得的效果也完全足够交差了。
    • 自由分组,以俺的建议是找到最终目标接近、水平也差不太多的同学来一起组队。我是和cy同学一起组队的,前面的baseline都是他完成的,还有padding的那一部分工作,我负责的只有一点点算法上的优化,实现了一个长句惩罚的任务,非常惭愧。(苯人和bw还分别尝试实现简单的beam search,最后也没有完成)。
  3. 总结
    • 作业难度适中,适合初学者入门,但是要想在同学们中间打出sota,还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毕竟华工的同学们都很优秀,要想脱颖而出,还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很佩服的几位同学(包括俺滴一个舍友)使用swin-tranformer,在目标一(还是目标二)上取得了sota的效果,很厉害,令我印象深刻。代码仓库我也宣传一下:https://github.com/Fangziyang0910/Swin-Transformer-Chinese-LaTex-OCR.git

about Software Design wrote by 梵梵,2024.11.18

  1. 概述
    • 软工课设选题的内容很丰富,不要期待老师/企业有任何的指导,万物均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 具体过程
    • 软工课设选题的内容主要是软件设计,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文档等。苯人的选题是家庭安全监控系统,可见苯人GitHub仓库,彼处内容已经非常详尽。
  3. 总结
    • 学会和队友交流合作,安排好工作进度,及时沟通问题,及时调整计划,这是最关键的要点。作为组长的话,要提前安排好时间和任务量,苯人的倾向是前轻中重后检查,留够半个月的时间慢慢写文档和安排PPT与展示。我们组总体任务都比较轻松,任务量曲线比较平滑,感谢我的队友及时参加敏捷组会,在编码方面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srp经验帖

wrote by 梵梵,2024.10.17

  1. 概述
    • srp是华工特色的一种半科研/项目半学习性质的活动。以一个老师为中心,集合本二/本三为主的一小组学生一起完成小项目。有的组很水,不用干活就能混创新分;有的组则需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收获的可能除了创新分之外还有不错的科研产出,以及最重要的,做项目/科研的经验。
    • 概述而言,我的srp经历并不算非常顺利。前期以摸鱼划水为主,不过似乎老师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是一批草台班子的情况,在中期安排了很多组会(几乎一周一次),要求每周都要有一些论文的复现和成果产出,到了大后期的时候,那时还是小菜鸡的我一方面要应付课业和比赛,另一面被沟槽的软著项目追着跑,加上作为负责人的我管理不善,导致作为组内成员的我被工作负载拉满了,非常难受。即使忙到了最后,就成果而言,其实也不怎么出彩,仅仅是一篇不算很有创意的软著罢了。
  2. 具体过程
    • 我们的srp是2023年三月开始,到2024年三月结束,满打满算一年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前半年),中期(9月到12月),后期(1月到3月)三个阶段。
    • 就前期而言,我们的工作简直可以说是轻松加愉快,老师发给了我们一篇survey(没错,就是那种比较空泛的综述),要我们完成研读即可。于是完全没有科研经验的我真的傻傻呼呼地把综述当作英语阅读给读了一遍,几乎是一点扩展材料也没有找,导致我到后面其实对于迁移学习也还是没有一个特别明晰的了解。不知道我的队友会不会也是这样(大概)?用半年时间读一篇综述,而且是用高中读英语阅读的模式,当然是轻松加愉快了。前期的愉快也让我一度以为srp就是这样,水水就完成了。
    • 当然就其他一部分组而言,srp确实还就是水水就完成的事,这个东西的难度的极差非常大,有的组是真的能学到东西的,有的组则是水水混个创新分的。我们组刚刚难得地好取到了中庸,学到了一点点东西但是不是特别多,水水创新分但是过程又不是太容易。
    • 到了中期,事情开始变得有点子不对劲了。那会正值我赶OS、NN&DL等大作业的时候,我们开启了一周一组会的阶段。每一次组会都要带来新的具体的进展,而老师对我们的水平还没有特别多的了解,还在想着我们能不能根据手上的东西投出一个好论文之类的,每次给我们安排的任务跨越性还比较大,不是特别简单就是特别难,或者和之前的工作方向有较大的差别,至少我是有点不知所措,疲于奔命的感觉。
    • 到了后期时间不够了,项目进展又非常慢,没奈何组里确定了发软著的目标,实现一个前后端的检测系统程序。那会完全没摸过Vue的我差不多是靠着ChatGPT和GitHub上别人的模板硬着头皮写。后端的搭建也是如此,Flask用别人的初版代码,然后自己一点点根据要求来改,模型代码也要好好地读不然后端接口写不出来。到后面二月中再集会时,老师要求大改前端页面,又来了一次大返工,最后勉强赶上了截止日期,在二月末(大概?)完成了程序和文档工作。
  3. 总结
    • srp不同的组的区别比较大,有点组是偏向干活学东西的,有的组是偏向水一水混日子的。选择时要擦亮眼睛,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完成选择。
    • 有时候困难比较能磨练人,苯人要不是受了这一次srp的活,可能项目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就那样了,但是有了这一次的经历,对于我后来完成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的队伍管理和具体技术实现都有很大的帮助。

竞赛

  •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关于各类竞赛,如ACM、kaggle、ctf、黑客松、数模、校内的竞赛……等等等等,不拘泥于任何主题,只要是SCUTer&USTBer相关的都可以!

鼎甲杯

ACM新生赛

CTF竞赛

  • 华工有一支非常有意思的CTF队伍——Kap0k(好像是木棉空间处咖啡馆的名字的魔改?),企鹅群为720326759

【低rank 25保研经验帖】 浙大软院、上海科技VDI center、华南理工CS

2024年又是一年保研,CS人的保研这几年看来是一年难过一年。苯人运气很好,明明实力不算很强,三无选手,不过所有参加的夏令营/预推免都成功拿到了offer。希望能写一篇帖子,能对后面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点点参考。

去向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

苯人BG

  • 院校名称: 华南理工大学

  •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S&T)

  • 排名: 14.7%(前五学期)

  • 英语能力: CET-4/6成绩: 623/583中规中矩,可以缓慢阅读英文文献的程度。

  • 科研经历: 约等于无科研,参加过一个专利,排名较后(n作),一个软著,担任负责人,有一些高分的课设,涵盖机器学习(ML)、操作系统(OS)、软件工程(软工)等方面。

  • 优先级: 导师 > 学校 > 地域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保研率是15%,说我是保研边缘人,可以说是恰如其分了。

夏令营/预推免结果

夏令营

学校录取结果
上海科技大学VDI中心优秀营员(有效力)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卓越营员(有效力)

苯人就参加了这俩夏令营(很多营我进不去),都拿到了offer,和老师也在夏令营期间确认了,所以完全没有考虑继续参加预推免。预推免苯人报了个本校学硕,后面鸽了。

预推免

学校录取结果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取得了我所知的最高分(得意)

历程

浙软夏令营

abstract

浙软夏令营又称卓营候选人/预推免预备役。从7.1到7.14十四天完成第一阶段(优秀营员的选择),从7.14到7.29完成第二阶段(卓越营员候选人的选择),最后8.13、8.14完成第三阶段(卓越营员的选择)。

浙软的enrollment是2800人左右(几乎完全不筛选简历),第一批取10%获得优秀营员,但是一般的优秀营员没有效力,只是一张直通预推免的门票。考察方式是项目/论文复现(总的来说就是项目)。

不过除了有一般的优秀营员,浙软还开创性地设置了“卓越营员”。

在优秀营员中,有的老师/lab有权利利用7.14后的两周的时间推选“卓越营员候选人”(大概每个老师有一个名额到两个名额),卓越营员候选人大概占优秀营员的30%,也就是全部参营人数的3%,前面两个过程还是有点考验学生的项目能力和陶瓷眼光的。考察方式要看手里有名额的老师的个人喜好。

成为卓越营员候选人的优秀营员有机会在8.13、8.14到杭州校区进一步选拔正式的卓越营员。卓越营员占卓越营员候选人的80%左右。考察方式为30分钟左右的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个人能力、学术/项目能力、团队精神、个人综合素质、以及对科研的热情,具体到专业课和数学基础方面的内容很少面试到(据苯人和苯人同学以及其他人交流的情况来看)。

process

  1. 7.1-7.14:第一阶段(优秀营员的选择)
  • 这个阶段大家都说“有手就行”(?),只要写完了就有优营,不过似乎绿裙里也有大佬在此折戟,没有通过第一个阶段拿到优营。总之苯人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完成的,虽然受限于苯人的水平加上校内实训一些杂活的影响,写得肯定不是很好(可以说很烂),可以见苯人仓库,苯人现在想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卷了第一阶段(至少没有随便交差),才在第二阶段得老师青眼,因为苯人的简历绝无什么过人之处。
  • 一般来说,每个工作日的晚上会有老师来开讲座,介绍浙软相关实验室和一些科研经历,就我的听感来说,感觉讲座绝对值得一听。
  1. 7.14-7.29:第二阶段(卓越营员候选人的选择)
  • 这个阶段就考验各位的背景和陶瓷信能否打动老师了。苯人给很多老师写了邮件,发了自己的简历,不出所料的没有任何回音。
  • 我在这期间还抽空参加了上海科技大学的夏令营,详情见下述。
  •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7.28晚上,我收到了N老师的电话,第一听感非常好,老师似乎比较好交流,把我加入了他推荐名单的wait list。
  • 第二天又收到了L老师的电话,先一步确认说能确定推荐我为卓营候选。而出乎我意料的是N老师也推荐了我(我真的一点也不知情导致有一个名额必须被浪费),我最后决定接受我已知最先确认我的老师的候选推荐。第一感觉两个老师都是很好的老师,把他们的实验室广告在此处,也是想稍微弥补我一点点愧疚之意。
  1. 8.13、8.14:第三阶段(卓越营员的选择)
  • 这个阶段比较像真正的夏令营选拔,是到浙大杭州校区线下完成的。最后一个阶段的考察是面试,我从8月初开始准备专业课的复习(事实证明专业课根本不面)。我和我同校的大佬一同参加,他说面他的问题非常简单,我面试时也没有被问穿,比较顺利地取得了offer。
  • 面试时长30min左右,首先是10min的自我介绍(要求必须至少有5min的纯英文内容),接下来是五个老师轮流提问,时长充足,可以问到老师满意为止。具体问的问题应该是围绕个人准备的PPT来展开,但是不会拘束于PPT的内容。像我个人准备了一些个人做得比较好的课程设计,老师就从我的课程设计方向出发,提问一些和科研或者工程方面有关的问题。ML方面的问题提问了一个RAG的几种主流方法,还有围绕我课设的模型的backbone以及效果问了一些问题。OS的问题是目录和目录项的设计。社会学问题是我未来的方向是科研向还是就业向,有没有考虑进一步读博。
  • 总体来说问题的难度并不高,只要项目是自己完成的而且有自己的思考,应该是不会被问穿的。我一开始有一个问题完全不会回答,老师也非常亲和,慢慢地引导我思考,最后把问题给回答上来了。
  1. 尾声
  • 浙软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差不多三天左右就收到了卓营的offer,后面也有一些卓营面试我的老师/lab给我发出了邀请,也就是说即使成为了某个老师推荐的卓越营员候选,后续也不是绑定的,可以自己再另找浙软中更好的去处。
  • 不过苯人胸无大志,即使是很诱人的offer,苯人觉得终不如卓营候选推荐我的老师的知遇和不用打卡、比较自由开放的实验室风气,还是全部拒绝了。
  • 但是还是要跟各位学弟学妹说:其中选择,见仁见智。即使鸽了老师,老师大多也不会怪你,老师可以从预推免/考研时继续招生,而你个人的选择会影响自己三年乃至更久,去到一个你不能工作的lab也是对老师的不负责,总之还是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慎重考虑。

上海科技大学VDI中心夏令营

abstract

上科夏令营为期三天,主要时间是听讲座,优秀营员的考核方式是面试,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机试和笔试。我参加的是第二批的夏令营(7.18-7.20),面试是在最后一天的下午。

process

  1. 前期各种讲座和各个中心的参观。可以感受到上科满满的诚意和强劲的科研实力。上科实验室环境普遍很好、经费(至少发给学生的经费)非常充足(据本人了解应该基本上达到并超过其他学校博士的水平?可以具体问问老师,我个人记得是每个月5k~12k,普遍在6k~8k,一个月差不多顶华工一年了),毕业要求方面普遍要求一篇A准予毕业资格(感觉还是非常严格的,当然在上科的平台上只要肯努力,应该也能通过,从毕业率来看是有保证的)。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上科属于中科系院校,和自所等合作紧密有联培;也属于美系培养方式,培养模式比较独特,弱行政,各个中心普遍比较开放,可以说和我了解的国内任何一所高校都有非常大的差别,老师也多有海外背景/connection,对于以后到国外继续学习/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好处。
  2. 面试,时长15min左右,五个面试官一人一个问题。面试流程为3min英文自我介绍,接下来根据面试官要求使用英文/中文回答问题。面试问题涵盖专业课、项目、科研和竞赛等等方向。问的问题很简单,不过有人说问得很难被问穿了,大概是老师各自设计难度的自由度非常高,导致不同同学遇到的问题难度分布方差比较大?
    • 苯人被问到的几个问题有:等比无穷级数的敛散性,由此发散到矩阵幂的敛散性(谱半径小于1);归并排序的基本原理;给出一个50%获得1和50%获得0的分类器,问如何设计一个等可能获取0~n的分类器(苯人想法是用编码的方式,用 \( \lceil \log_2 n \rceil\) 个分类器来编号以后摇编码,然后得到冗余部分的编码就重新shuffle,直到获得0~n范围的编码);embedding得到词向量的方式(传统的word2vec、GloVe,大模型的BERT、Transformer等);做过最难的一个项目是什么。
  3. 最后的结果。大概夏令营结束两天后,我收到了优秀营员的资格,可以和VDI的老师联系,也可以和其他中心的老师联系。总之优营offer是给了一个保底录取的机会,即使没联系到老师也可以被录取,据本人所知至少到10月份录取结束后依然可以联系老师/中心。
  4. 尾声。上科夏令营的体验非常好,老师们都很nice,而且上科的实验室环境也很好,食堂很丰富,比外面(上海其他地方)便宜很多,好吃程度应该算是江浙沪的上等水平(比浙大杭州校区好太多),总体可以说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上科对参营的同学也比较客气,酒店是免费入住(环境不错),3天食宿也发了200¥左右的饭票。后面即使拒绝了上科,上科的回复也是非常大气。苯人颇有好感。

华南理工CS预推免

abstract

由于收到offer后打定主意去浙软,苯人没有参加其他后续的夏令营/预推免,除了本校的CS院的预推免。华南理工CS预推免为期一天,参加面试就行。我参加的面试是在最后一天的下午。

process

  1. 华工作为一个普遍就业向,但是title又偏弱的9,注定了普遍是本校同学和其他更弱title的就业向同学参与竞争,难度不会太大,鸽子也少不了(但是切记华工不补招,被鸽出的名额只会留到考研,不会进行补录)。苯人在面试时使用的是夏令营期间的材料进行面试。老师问的问题一个和上科重复了(问获取词向量的传统方法和大模型方法),其他问题也比较浅显,没有涉及技术细节。
  2. 面试时长事前说是15min左右(苯人似乎7~8min就被请出去了??大概是本校红利)先是抽一个英文翻译题进行英翻中,再是一个英文问答题英答英。然后是3min自我介绍。最后是五个考官,差不多每人出一个面试题,问的问题有:1.使用过哪些编程语言,对哪些掌握比较深。2.研究的兴趣是什么,为什么喜欢机器学习,做过相关的哪些类型的任务。3.刚刚说做过文本分类任务,请问传统的机器学习和大模型方式的机器学习在文本分类任务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刚刚看到你说了那么多项目,多数是以组长/负责人身份开展工作的,你是如何组织同组同学开展工作的?
  3. 不过据苯人所知,并不是所有面试的组都是这样简单。有部分老师的关还是不太好过的,涉及一些机器学习的具体算法问题,可能会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面试准备。
  4. 尾声。我事前不知道华工名额不补录一事,后面鸽子起飞时才知道,稍有歉疚。不过本校鸽子实在不要太多,大家都如此,苯人的歉疚也就淡了hhhh。这一点其实可以理解,毕竟苯人这届华工的CS生源远强于中大,还是有不少高手,高手们往往也有很多的选择,有人选留本校也就有人选择研究生去别处看看。我很感激华工,虽然它title不强,教学和生活上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但确确实实是刚刚好适合我这种小菜鸡的平台。我三年里是看着华工渐渐变好的(新修的二天桥、西亚商城、A1旁边的小坡……),也希望窝工以后越来越好。

总结

toast to the ones here today, toast to the ones that I met on the way.
保研的milestone已过,前面的路我有点看不清,我要早点继续前面的路了。

希望大家都有自己的路可以走。

有任何问题或建议可以在Justjustifyjudge的个人主页或者任何一个Justjustifyjudge能看见的地方提交issue,苯人能答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