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rank 25保研经验帖】 浙大软院、上海科技VDI center、华南理工CS

2024年又是一年保研,CS人的保研这几年看来是一年难过一年。苯人运气很好,明明实力不算很强,三无选手,不过所有参加的夏令营/预推免都成功拿到了offer。希望能写一篇帖子,能对后面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点点参考。

去向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

苯人BG

  • 院校名称: 华南理工大学

  •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S&T)

  • 排名: 14.7%(前五学期)

  • 英语能力: CET-4/6成绩: 623/583中规中矩,可以缓慢阅读英文文献的程度。

  • 科研经历: 约等于无科研,参加过一个专利,排名较后(n作),一个软著,担任负责人,有一些高分的课设,涵盖机器学习(ML)、操作系统(OS)、软件工程(软工)等方面。

  • 优先级: 导师 > 学校 > 地域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保研率是15%,说我是保研边缘人,可以说是恰如其分了。

夏令营/预推免结果

夏令营

学校录取结果
上海科技大学VDI中心优秀营员(有效力)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卓越营员(有效力)

苯人就参加了这俩夏令营(很多营我进不去),都拿到了offer,和老师也在夏令营期间确认了,所以完全没有考虑继续参加预推免。预推免苯人报了个本校学硕,后面鸽了。

预推免

学校录取结果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取得了我所知的最高分(得意)

历程

浙软夏令营

abstract

浙软夏令营又称卓营候选人/预推免预备役。从7.1到7.14十四天完成第一阶段(优秀营员的选择),从7.14到7.29完成第二阶段(卓越营员候选人的选择),最后8.13、8.14完成第三阶段(卓越营员的选择)。

浙软的enrollment是2800人左右(几乎完全不筛选简历),第一批取10%获得优秀营员,但是一般的优秀营员没有效力,只是一张直通预推免的门票。考察方式是项目/论文复现(总的来说就是项目)。

不过除了有一般的优秀营员,浙软还开创性地设置了“卓越营员”。

在优秀营员中,有的老师/lab有权利利用7.14后的两周的时间推选“卓越营员候选人”(大概每个老师有一个名额到两个名额),卓越营员候选人大概占优秀营员的30%,也就是全部参营人数的3%,前面两个过程还是有点考验学生的项目能力和陶瓷眼光的。考察方式要看手里有名额的老师的个人喜好。

成为卓越营员候选人的优秀营员有机会在8.13、8.14到杭州校区进一步选拔正式的卓越营员。卓越营员占卓越营员候选人的80%左右。考察方式为30分钟左右的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个人能力、学术/项目能力、团队精神、个人综合素质、以及对科研的热情,具体到专业课和数学基础方面的内容很少面试到(据苯人和苯人同学以及其他人交流的情况来看)。

process

  1. 7.1-7.14:第一阶段(优秀营员的选择)
  • 这个阶段大家都说“有手就行”(?),只要写完了就有优营,不过似乎绿裙里也有大佬在此折戟,没有通过第一个阶段拿到优营。总之苯人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完成的,虽然受限于苯人的水平加上校内实训一些杂活的影响,写得肯定不是很好(可以说很烂),可以见苯人仓库,苯人现在想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卷了第一阶段(至少没有随便交差),才在第二阶段得老师青眼,因为苯人的简历绝无什么过人之处。
  • 一般来说,每个工作日的晚上会有老师来开讲座,介绍浙软相关实验室和一些科研经历,就我的听感来说,感觉讲座绝对值得一听。
  1. 7.14-7.29:第二阶段(卓越营员候选人的选择)
  • 这个阶段就考验各位的背景和陶瓷信能否打动老师了。苯人给很多老师写了邮件,发了自己的简历,不出所料的没有任何回音。
  • 我在这期间还抽空参加了上海科技大学的夏令营,详情见下述。
  •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7.28晚上,我收到了N老师的电话,第一听感非常好,老师似乎比较好交流,把我加入了他推荐名单的wait list。
  • 第二天又收到了L老师的电话,先一步确认说能确定推荐我为卓营候选。而出乎我意料的是N老师也推荐了我(我真的一点也不知情导致有一个名额必须被浪费),我最后决定接受我已知最先确认我的老师的候选推荐。第一感觉两个老师都是很好的老师,把他们的实验室广告在此处,也是想稍微弥补我一点点愧疚之意。
  1. 8.13、8.14:第三阶段(卓越营员的选择)
  • 这个阶段比较像真正的夏令营选拔,是到浙大杭州校区线下完成的。最后一个阶段的考察是面试,我从8月初开始准备专业课的复习(事实证明专业课根本不面)。我和我同校的大佬一同参加,他说面他的问题非常简单,我面试时也没有被问穿,比较顺利地取得了offer。
  • 面试时长30min左右,首先是10min的自我介绍(要求必须至少有5min的纯英文内容),接下来是五个老师轮流提问,时长充足,可以问到老师满意为止。具体问的问题应该是围绕个人准备的PPT来展开,但是不会拘束于PPT的内容。像我个人准备了一些个人做得比较好的课程设计,老师就从我的课程设计方向出发,提问一些和科研或者工程方面有关的问题。ML方面的问题提问了一个RAG的几种主流方法,还有围绕我课设的模型的backbone以及效果问了一些问题。OS的问题是目录和目录项的设计。社会学问题是我未来的方向是科研向还是就业向,有没有考虑进一步读博。
  • 总体来说问题的难度并不高,只要项目是自己完成的而且有自己的思考,应该是不会被问穿的。我一开始有一个问题完全不会回答,老师也非常亲和,慢慢地引导我思考,最后把问题给回答上来了。
  1. 尾声
  • 浙软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差不多三天左右就收到了卓营的offer,后面也有一些卓营面试我的老师/lab给我发出了邀请,也就是说即使成为了某个老师推荐的卓越营员候选,后续也不是绑定的,可以自己再另找浙软中更好的去处。
  • 不过苯人胸无大志,即使是很诱人的offer,苯人觉得终不如卓营候选推荐我的老师的知遇和不用打卡、比较自由开放的实验室风气,还是全部拒绝了。
  • 但是还是要跟各位学弟学妹说:其中选择,见仁见智。即使鸽了老师,老师大多也不会怪你,老师可以从预推免/考研时继续招生,而你个人的选择会影响自己三年乃至更久,去到一个你不能工作的lab也是对老师的不负责,总之还是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慎重考虑。

上海科技大学VDI中心夏令营

abstract

上科夏令营为期三天,主要时间是听讲座,优秀营员的考核方式是面试,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机试和笔试。我参加的是第二批的夏令营(7.18-7.20),面试是在最后一天的下午。

process

  1. 前期各种讲座和各个中心的参观。可以感受到上科满满的诚意和强劲的科研实力。上科实验室环境普遍很好、经费(至少发给学生的经费)非常充足(据本人了解应该基本上达到并超过其他学校博士的水平?可以具体问问老师,我个人记得是每个月5k~12k,普遍在6k~8k,一个月差不多顶华工一年了),毕业要求方面普遍要求一篇A准予毕业资格(感觉还是非常严格的,当然在上科的平台上只要肯努力,应该也能通过,从毕业率来看是有保证的)。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上科属于中科系院校,和自所等合作紧密有联培;也属于美系培养方式,培养模式比较独特,弱行政,各个中心普遍比较开放,可以说和我了解的国内任何一所高校都有非常大的差别,老师也多有海外背景/connection,对于以后到国外继续学习/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好处。
  2. 面试,时长15min左右,五个面试官一人一个问题。面试流程为3min英文自我介绍,接下来根据面试官要求使用英文/中文回答问题。面试问题涵盖专业课、项目、科研和竞赛等等方向。问的问题很简单,不过有人说问得很难被问穿了,大概是老师各自设计难度的自由度非常高,导致不同同学遇到的问题难度分布方差比较大?
    • 苯人被问到的几个问题有:等比无穷级数的敛散性,由此发散到矩阵幂的敛散性(谱半径小于1);归并排序的基本原理;给出一个50%获得1和50%获得0的分类器,问如何设计一个等可能获取0~n的分类器(苯人想法是用编码的方式,用 \( \lceil \log_2 n \rceil\) 个分类器来编号以后摇编码,然后得到冗余部分的编码就重新shuffle,直到获得0~n范围的编码);embedding得到词向量的方式(传统的word2vec、GloVe,大模型的BERT、Transformer等);做过最难的一个项目是什么。
  3. 最后的结果。大概夏令营结束两天后,我收到了优秀营员的资格,可以和VDI的老师联系,也可以和其他中心的老师联系。总之优营offer是给了一个保底录取的机会,即使没联系到老师也可以被录取,据本人所知至少到10月份录取结束后依然可以联系老师/中心。
  4. 尾声。上科夏令营的体验非常好,老师们都很nice,而且上科的实验室环境也很好,食堂很丰富,比外面(上海其他地方)便宜很多,好吃程度应该算是江浙沪的上等水平(比浙大杭州校区好太多),总体可以说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上科对参营的同学也比较客气,酒店是免费入住(环境不错),3天食宿也发了200¥左右的饭票。后面即使拒绝了上科,上科的回复也是非常大气。苯人颇有好感。

华南理工CS预推免

abstract

由于收到offer后打定主意去浙软,苯人没有参加其他后续的夏令营/预推免,除了本校的CS院的预推免。华南理工CS预推免为期一天,参加面试就行。我参加的面试是在最后一天的下午。

process

  1. 华工作为一个普遍就业向,但是title又偏弱的9,注定了普遍是本校同学和其他更弱title的就业向同学参与竞争,难度不会太大,鸽子也少不了(但是切记华工不补招,被鸽出的名额只会留到考研,不会进行补录)。苯人在面试时使用的是夏令营期间的材料进行面试。老师问的问题一个和上科重复了(问获取词向量的传统方法和大模型方法),其他问题也比较浅显,没有涉及技术细节。
  2. 面试时长事前说是15min左右(苯人似乎7~8min就被请出去了??大概是本校红利)先是抽一个英文翻译题进行英翻中,再是一个英文问答题英答英。然后是3min自我介绍。最后是五个考官,差不多每人出一个面试题,问的问题有:1.使用过哪些编程语言,对哪些掌握比较深。2.研究的兴趣是什么,为什么喜欢机器学习,做过相关的哪些类型的任务。3.刚刚说做过文本分类任务,请问传统的机器学习和大模型方式的机器学习在文本分类任务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刚刚看到你说了那么多项目,多数是以组长/负责人身份开展工作的,你是如何组织同组同学开展工作的?
  3. 不过据苯人所知,并不是所有面试的组都是这样简单。有部分老师的关还是不太好过的,涉及一些机器学习的具体算法问题,可能会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面试准备。
  4. 尾声。我事前不知道华工名额不补录一事,后面鸽子起飞时才知道,稍有歉疚。不过本校鸽子实在不要太多,大家都如此,苯人的歉疚也就淡了hhhh。这一点其实可以理解,毕竟苯人这届华工的CS生源远强于中大,还是有不少高手,高手们往往也有很多的选择,有人选留本校也就有人选择研究生去别处看看。我很感激华工,虽然它title不强,教学和生活上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但确确实实是刚刚好适合我这种小菜鸡的平台。我三年里是看着华工渐渐变好的(新修的二天桥、西亚商城、A1旁边的小坡……),也希望窝工以后越来越好。

总结

toast to the ones here today, toast to the ones that I met on the way.
保研的milestone已过,前面的路我有点看不清,我要早点继续前面的路了。

希望大家都有自己的路可以走。

有任何问题或建议可以在Justjustifyjudge的个人主页或者任何一个Justjustifyjudge能看见的地方提交issue,苯人能答尽答